|
標題:母乳的重要成份 |
|
- 脂肪
- 提供總熱量的 50﹪,其中又以三酸甘油脂為主 (97~98%)
- 長鍵-多鏈非飽和脂肪酸 (LC-PUFA) = 嬰兒腦部及視網膜發展所需游離脂肪酸
- 抗感染
- 抗原蟲
- 抗細菌的活性
- 蛋白質 = 成長必須的胺基酸所組成
- 攜帶維生素
- 提供荷爾蒙、消化酵素活性因子
- 人類乳汁 =(0.9g/L)-> 利用率遠超過配方奶
- 牛乳 = (3.5g/L)
- 蛋白質的成分
- 酪蛋白 = 攜帶鐵、抑制微生物附著在黏膜表面
- 人類乳汁 = (β-酪蛋白) 微小顆粒
- 牛乳= (α-酪蛋白) 與較多的鈣質結合->較緊密的乳凝塊
- 乳清蛋白(whey)
- 包括α-乳白蛋白、乳鐵蛋白、以及其他保護性物質
- 乳鐵蛋白
- a. 殺菌活性
- b. 對抗病毒
- c. 活化體內之殺手細胞
- d. 抗發炎作用
- e. 促進腸道益菌生長
- f. 刺激腸道表皮細胞生長及修補
- 母奶酪蛋白 : 乳清蛋白
- 泌乳初期 = 10:90
- 成熟乳 = 40:60
- 晚期 = 50:50
- 牛乳= 80:20
- 溶菌素 = 抗感染
- 碳水化合物
- 乳糖 = 最豐富的醣類 (40﹪總熱量)
- 半乳糖 = 快速發展的腦細胞、以及神經系統所需
- 滲透壓 (60~70%) = 獲得足夠的自由水
- 益菌良好的生長環境
- 促進鈣、鐵與錳的吸收
- 寡醣 = 避免致病菌粘附在腸胃道、尿道以及呼吸道的黏膜上 -> 避免感染
- 比菲德(Bifidus)因子 = 促進乳酸桿菌屬比菲德氏菌 (lactobacillus bifidus) 在腸道的生長 -> 適合益菌生存的酸性腸道環境
- 核甘酸 = 構成 DNA & RNA 的單位
- 甲、提高免疫調節功能
i. 提高 T 細胞成熟
ii. 自然殺手細胞的活性
iii. 疫苗的抗體反應
- 乙、腸道的成熟及腹瀉後的修復
- 丙、抗疲勞、抗老化
本內容由婦產專科:陳智偉醫師提供
|
|
|
|